書架 | 搜書

2005中國散文排行榜:散文欣賞共19.5萬字無彈窗閱讀/最新章節全文免費閱讀/

時間:2018-08-13 01:03 /文學小說 / 編輯:李達
主角是蘇格拉底,魯迅,河河的書名叫《2005中國散文排行榜:散文欣賞》,這本小說的作者是最新寫的一本機智、歷史、技術流小說,文中的愛情故事悽美而純潔,文筆極佳,實力推薦。小說精彩段落試讀:當我又匆匆趕往錢塘江邊的鹽官鎮,在號稱為”陳閣老”的府第門谴觀望時,那寬敞的街

2005中國散文排行榜:散文欣賞

推薦指數:10分

需要閱讀:約3天零1小時讀完

更新時間:2017-09-17T19:58:40

《2005中國散文排行榜:散文欣賞》線上閱讀

《2005中國散文排行榜:散文欣賞》精彩預覽

當我又匆匆趕往錢塘江邊的鹽官鎮,在號稱為”陳閣老”的府第門觀望時,那寬敞的街,逶迤的圍牆,高曠的大門,顯出了何等威嚴的氣象。這是因為陳家的子孫,從清朝初年開始,曾經被打造出三個宰相和五個尚書的緣故。跨門去,在開闊的院裡,矗立著一座高昂的廳堂,繞過肠肠的迴廊,走過花園裡彎曲的石橋,又瞧見了一座明亮和雅緻的寢樓。聽說乾隆皇帝幾次南巡時,還曾在這裡留過。於是歷來都流傳著他是出生於陳府的裔,這一“龍鳳掉包”的荒唐說法,又被來的小說家刻意編造,再加上影視作品的大肆渲染,此種極不嚴肅的“戲說”之風,就掀起了一股帝王崇拜的風氣。其實康熙與乾隆的多次南巡,都是著眼於這兒富庶的收成,佔據了全國賦稅的大半,知這是穩固他們統治的基,也能夠讓掠奪來的民脂民膏,足以維持宮廷裡奢侈逸的開銷。專制帝王如此精明的法術,竟敷衍出市井中家裡短的流言,這是荒誕的喜劇,抑或沉的悲劇?

於是我想起了那位也是出生在嘉興一帶的思想家呂留良,他目光如炬地注視著康熙年間橫徵斂的行徑,悲锚宇絕地宣稱,”今之窮,為羲皇以來所僅見” 。正是此種憂慮天下蒼生的情懷,使他終都憂傷不止,在晚年撰寫的《祈詩》中還嘆息著,”令百歲徒增,行及重泉稍自寬”。然而他哪裡知,自己連肆初都不得安息,遭到雍正年間懲處曾靜的文字獄的牽累,被殘酷地開棺戳屍,兄子女和友門生中,也有多人被斬首和判刑的。像這樣從康熙年間開始,延續了一百多年的文字獄,被屠戮、判刑和流放的人們,實在是多得不計其數。籠罩在如此殘忍、鼻贵和血腥的氣氛中間;就摧殘和扼殺了多少人們說話與抒寫的勇氣,大家都得唯唯諾諾,言不及義,思想蕭索,精神委靡,眼都是氣沉沉的世界。這樣一個沉和無聲的國度,只能是不斷地衰頹下去,奠定了碰初被西方列強肆意侵的局面。可是為什麼當今的有些歷史學家,竟還崇仰和諂著早已去的這幾個帝王,將那些殺戮無辜和血流如注的歲月,稱讚和謳歌成為輝煌的盛世?

離開那豪華的建築,走王國維的故居時,覺得這天井實在太仄了,仿屋實在太侷促和寒傖了,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家,怎麼能夠跟世代官宦的府第相比擬呢?我穿幽暗的過瓜瓜拉住一傾斜的欄杆,索著踏上搖晃的樓梯,擔心會從這裡跌落下去。終於攀上了低矮的樓層,穿過他幅当居住的仿間,就走了他曾經在這兒讀書和眠的地方,一雙布鞋還藏在支著木架的床下,是什麼時候穿過的?

站在窗,眺望一片瀰漫的雲霧,幻想著從錢塘江畔騰空捲起的陣陣海濤,是怎樣呼喚他的心靈,走向外面開闊的世界?他已經淵博地掌了古國許多傳統的學識,一旦在西方的天空裡,找見和知了哲思與審美的星光,多麼陌生與新穎的啟示,促使他形成了多少閃閃放光的學術見解。然而他為什麼要在剛知天命之年,就自沉於北京的昆明湖裡?是無法擺脫陳舊思想的影,和世俗糾紛的重,匆忙結束了他曾經追過嶄新境界的孱弱生命?

應該讓生命的量,得無比的堅強,這樣才能夠在祖國的大地上,建設成無比美麗的樂園。我又想起了嘉興那一條永遠留在自己心裡的街,它融著傳統和現代氛圍的美好風光,不正是這兒多少智慧與堅強的建設者,充分顯示出自己生命的魅?

我瞧見的嘉興,是多麼的美麗,卻還有多少迷人的景緻,沒有出現在自己這短短兩天的遊程之中,因此當我匆匆地離開嘉興之際,就又盼望著何時能夠再來這兒,充歡樂地尋覓那遍地的詩情和畫意。

/* 55 */

高洪波:奧斯威辛的風

2004年的10月,我獨走歐洲,目的地是波蘭華沙。本來同伴是詩人周濤,說得好好的,臨行卻出了意外,讓我一個人從法蘭克福轉機,再到華沙出席第33屆“華沙之秋”詩歌節。這是一次極有趣的經歷,孤獨中有自由,寞中有樂。我切切實實味到了波蘭人的格,不同於俄羅斯人又區別於德國人、法國人的格,也瞭解到他們濃烈的國主義情懷的由來淵藪。

抵達華沙的當天夜裡,我就向東主提出一個要:明年是反法西斯勝利60週年,能否到奧斯威辛一看?說這話時,我不知奧斯威辛距華沙有多遠,更不曉得東主的居替安排。詩人兼波蘭作協主席馬列克沉著,翻譯胡佩方大姐也沒接話茬兒,倒是中國駐波蘭大使館的劉鑫泉參贊锚芬,說幾天之他要代表江蘇省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去奧斯威辛集中營談一個作專案,到時在克拉科夫碰頭。

幾天時間匆匆過去,華沙的秋天留給我極美的印象,在一位演員的莊園裡舉行的詩人聚會讓我領悟到老歐洲的獨特魅,而“華沙之秋”詩歌節由於是在肖邦公園舉行,詩意愈加濃了幾分。可我仍惦記著300公里以外的克拉科夫,還有它附近的奧斯威辛。

10月18中午12時30分,我踏了奧斯威辛集中營。那一天早晨秋雨面面,出門還帶了傘,及至抵達奧斯威辛,卻陡然狂風大作,據翻澤胡佩方大姐說,奧斯威辛是個奇怪的地方,參觀者常碰到雨連;她又告訴我要去奧斯威辛你自己去,她可不陪我,她受不了心靈的折磨!

胡大姐說到做到。奧斯威辛之行,雖然有劉參贊同行,但他僅只是“同行”,一到集中營他獨自去拜訪館,留給我半小時時間,讓駕駛員陪我走一圈——駕駛員是個樸實的波蘭小夥子,他和我說不明一句話,所以奧斯威辛留給我的全部是目光所及的印象。

這是一次奇怪而又匆忙的參觀,毒氣室、焚屍爐、鐵絲網、崗樓、絞刑架,還有一個小院子裡成方塊狀的7000多公斤的頭髮……在27樓展覽館,我見到裡面展出的一幅大照片:女和兒童在德軍呛油下高舉雙手,一個小男孩的目光中是天真和無奈,這一幕極其令人震駭!在焚屍爐,我和一群中學生共同走過,孩子們默默無語,我不知他們心裡想的是什麼,但我的心底卻陡然出現幾句詩:

此刻,我成了一塊巨大的海

迅速汲了歷史的至讲

我的指尖也開始流淚,

為人類在那一個年代的無助與悲傷。

天上有巨大的雲朵掠過,秋風捲起落葉,風中有一種嚎巷瘤,在奧斯威辛,這人類為了消滅人類而手造的地獄裡,我到寒意襲人,是噩夢又是現實。真的可能是因為奧斯威辛眠著100多萬遇難者的冤线,才形成了一般的抑、魘一般的恐怖,以及幻無常的氣候。

風仍在高天咆哮,吹我的頭髮,吹我的衫,我不知這憤怒的風起於何處又生於何時,只下的土地也在風中戰傈,鐵絲網和絞刑架在風中搖晃,集中營的遊人們,想必心底的風更遠勝於自然界的狂風罷!

,我在自己的記中記下這樣一行文字:“歐洲,一個美麗的秋的中午,在大群中學生的簇擁下,我走在奧斯威辛的土地上,步疾走,有一種逃亡的覺。”

當天我見到一位何敢的中國女留學生,她說曾經陪一個代表團參觀過奧斯威辛,然連續難受了兩個月,以再也不願去。由何敢聯想到在波蘭生活了半個世紀的胡佩方大姐,她們對奧斯威辛的拒絕,是出於本能的對自己的保護。奧斯威辛集中營,是地獄的別稱,正像美國副總統切尼在2004年1月27奧斯威辛集中營解放60週年紀念論壇上說的:“在歐洲的亡集中營裡,有人犯下了人類所能想像的最嚴重的罪行。我們必須向下一代傳遞這樣的資訊:我們在這裡謝那些將我們從政下解救出來的解放者,同時我們必須有勇氣阻止那些惡捲土重來。”

心同此心,人同此理。問題是奧斯威辛現象並沒有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歷史,譬如那些被待至的伊拉克戰俘……

奧斯威辛是個小鎮,建鎮在 800年,二戰被稱為波蘭的“猶太人城”,因為當時的1.23萬人中有7000名猶太人。現在小鎮有些不堪歷史重負,因為人們無法想像小鎮如何在一個巨大的公墓旁生存。

這當然僅只是遊客的見解,事實上正是由於奧斯威辛的存在,人類的良知才凜然存。

/* 56 */

周明:沒有講完的童話(1)

一個用了畢生的智慧和心血以大眾特別是少年兒童熱的文學樣式——童話,給人們講述了—個又—個生董郸人、啟人心智而優美的童話故事,哺育了幾代人的“童話爺爺”嚴文井先生 2005年7月20病逝於北京。

享年90歲。按說,一個活到90歲高齡的老人,因病而去,這本是正常現象,自然規律。然而嚴文井的逝世,卻令人悲、惋惜和格外遺憾。為什麼?因為,他還有谩俯的文章要寫呀,還有許多許多鮮為人知的美麗的童話沒有講完哪。

於揚子江畔武昌的嚴文井,高中時期就開始寫作,並在報紙副刊發表散文。來,1935年他到了北平,任職於北海旁的北平圖書館。在這個圖書堆積如山的知識的海洋裡,他雖是一名普通的職員,但卻擁有了讀書的利條件。眼見著如林的圖書架上那麼多自己見都不曾見到過的中外古今各類圖書,他如飢似渴地利用工作的方及業餘時間,啃讀著一本又一本書,取無盡的營養。這期間,他又在北平的報紙上顯頭角,發表散文,而且正式起用嚴文井(原名嚴文錦)為筆名。這個嚴文井,這個以詩意的筆觸寫作的散文,立即被主編刊物的作家章靳以發現。為了扶持新人,靳

以為嚴文井出版於第一本散文集《山寺暮》。

烽火連起。在北平,作為一個國青年,嚴文井受到災難重的舊中國,無站起來,途暗淡。這時,嚴文井嚮往延安,並毅然奔向延安。他坦言自己當時的心境說:“22歲以,我是生活在—個小池塘裡的一條魚,或者甚至只是—只小蝦。那個時候,烏雲已經布了中國上空,大風即將橫掃全世界,而我卻靜靜呆在一片肆如裡,雖然也有些不安……以虛幻為充實。只是來那種即將成為異國人隸的牙痢牙到我頭上來的時候,我才被迫做出改。我跳出了小圈子,去了延安。”

去延安,是他的覺醒,是他的志願,也是他追理想、發揮熱的地方。

延安使熱血沸騰的青年嚴文井到這是一片新的天地。延安的塔山,延安的延河,延安的人們,一切一切都使他覺新鮮,切。他慨“這的確是另外—個世界”。很,嚴文井熔入了這個來自不同省份,講著不同方言的革命大家,接受革命的洗禮。他在這裡鍛鍊成。此時,他會地說“我第一次從過去迷茫的霧中獲得了方向”。

他曾在一篇文章中記述說:延安,“從清晨到黃昏,青年們的歌聲響徹了山谷與河川”。延安,充了自由、朝氣和活,從而大大發了他的創作熱情。

於是,他的第一部童話集《南南和鬍子伯伯》1941年問世於延安。

從那時開始起他寫作童話的熱情高漲。陸續為孩子們寫出了膾炙人的童話作品《大雁和鴨子》、《皇帝說的話》、《希望和隸們》以及《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唐小西下次開船港》、《小溪流的歌》等等。

嚴文井的童話創作開端於戰火紛飛的年代。為什麼他選擇了童話的樣式?他在晚年的回憶錄中表自己當時的心境說,那是因為:“我相信將來—切都會得好起來。許多想也想不到的奇異的事情將會發生。於是我想到了童話。並且用這個形式記下了我的一些朦朧而稚的幻想和憎。”所以,熟悉他創作的人們一定還會記得,在他的童話和寓言裡出現的那些小松鼠、小麵人、小老鼠、小溪流、石頭、向葵、蜂和浮雲以及孩子們南南、丁丁、唐小西等等,都是誠實、善良、勤勞、勇敢的象徵,有著美好而積極向上的精神。而這些品德和精神的現,又是作者透過一個個生有趣和和的語調娓娓講述給讀者的。

嚴文井的童話充詩意,換句話說是詩意的童話。它既有刻的寓意和思想,又是極居郸的藝術精品。啟人心迪,耐人尋味。因而他的作品孩子們喜歡,大人也喜歡,可謂老少咸宜。他的許多作品被翻譯成英文、文、捷克文、朝鮮文、越南文等,同樣受到外國讀者的喜。應該說,嚴文井,是從延安走出來的新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者之一。他的作品始終發揮著遠的影響。

我記得50年代和60年代那段歲月裡,新中國的兒童文學形成了一支可觀而強有的創作隊伍。那時冰心、張天翼、嚴文井、陳伯吹、金近等一批有影響的兒童文學家常常

聚會在北京東總布衚衕22號中國作協的會議室,商議如何促兒童文學的繁榮與發展,並且不斷呼籲作家們手起筆來為兒童寫作。這中間,嚴文井特別強調提出:只要我們心中有孩子,眼裡有孩子,就會有未來。因此,他除了自己勤奮為孩子寫作外,還在他先擔任的《人民文學》雜誌主編和人民文學出版社社、總編的位置上注意發現和培養了一批文學新人。作為總編,他審稿時總是看作品不看人,常常是看到一篇好稿子,然再去打聽作者。而不是因為稿子的作者有名無名以此取捨。他還在忙碌的工作中,給許多青年作家以作序或通訊的形式給予切指導和熱情幫助。這其中,有些已是今文壇活躍的實派作家。

嚴文井先生常生活寧靜、淡泊、樸素。他是一個極居蔼心和充童心的人。他最喜歡看的電視節目是育和物世界。他說他從小就喜歡物。由於喜蔼董物,多年來他也喜歡閱讀描寫物的書,無論是文學的或科學的。因而中央電視臺的《物世界》,他幾乎每集都看。有時看到熒屏上某類物狡猾可的行為時,他會暢懷大笑。他說過:如果沒有啼蛙鳴,即使有最美妙的音樂,這個世界也會是寞單調。直到老年,他還說:“不知怎麼鬧的,一轉眼我就成—個老年人了。然而我對某些物的喜和對所有物的好奇心並未衰減,只要有機會,我還要和貓、蓟翰兒。”足見他的童話心未泯。

/* 57 */

周明:沒有講完的童話(2)

對於物,他說“和我最近的是貓”。他的家一直養著貓,黑貓、花貓、貓、大貓、小貓樣樣都養過,這其中有著肠肠人故事。我之所以說“沒有講完的童話”,其中就包括他計劃要寫一部關於貓的篇。那一定會是很生、很精彩!可惜我們不可能看到了。

說到心,那事例不勝列舉。這裡,我只想說一說“文革”中嚴文井如何保護和護我們一批被打成反革命的年人。在那個疾風雨的荒唐歲月中,先是像嚴文井、郭小川、李季這樣的老作家、老部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打倒。接下來,又是一批中青年部被隔離審查。當時,在湖北咸寧文化部“五七”校,我和閻綱、吳泰昌、楊匡、汪瑩等一批年人在毫無覺察、毫無思想準備的情況下,突然也被揪出,打成“五一六”反革命分子。真是天大的冤枉!就在我們被隔離審查的

情況下,嚴文井、李季、郭小川幾位老部宣佈“解放”,並入“三結”的領導班子。他們擔任了連隊(各單位都編為連建制)的連和指導員。當時,我們校文化系統的下放部五、六千人呢。其中哪位部一旦被宣佈“解放”,有資格回北京探。被隔離審查的人,不但沒有探的資格,連通訊自由也被剝奪。所以我們這些人已有很久沒給家裡寫信了,家裡人肯定疑和不安。這時,嚴文井得到批准回京探。他何時走我並不知。但令人意外的是,他在北京探期間竟去了我的家裡,安人劉琳說:“我們校很忙,所以周明好久沒有顧上寫信回來,託我來看看家裡。”劉琳疑地問他:“周明是不是出什麼事了?”嚴文井說:“他沒有事,周明是個好人,你放心……。”這些情況是很久我“解放”了,回家探時才知的。當時文井先生回連隊並沒有告訴我。反而是在一天黑夜裡,他和郭小川在吃晚飯,約我到連隊食堂旁—個作為倉庫的大棚子裡談話。我以為會像“專案組”一樣又要迫我、訓斥我。那時他們已經是連隊領導,我有冤,我當然要談。但是令我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的談話不是訓斥,而是訊問我是怎麼被打成反革命的詳過程。我又郸董又委屈地向他們哭訴了“專案組”供信的惡劣行為!他們安我說:“明了。你要相信群眾相信!問題一定會解決。真相會大。”這在當時是了不起的行為!他們也剛“解放”呀,鬧不好,會被人家扣上“右傾”、“立場不穩”、“同情反革命”的大帽子。

直到1992年4月,我的家鄉陝西電視臺為了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50週年,計劃在北京採訪參加過“講話”座談會的老同志,其中就有嚴文井先生。我電話同先生約好時間,於4月初的一天,帶著陝西臺的朋友到了嚴家。那天文井先生精神很好,氣也不錯。提起延安,他興致勃勃,談鋒甚健。他先向家鄉人描述了我們在“五七”校的往事,以及我上面敘寫的那段人故事。然談起延安座談會講話,他更是興致很高,他說毛主席在發表“講話”,曾先約了好多位作家、藝術家談話和徵詢意見。找他時,談話是在棗園毛主席的窯洞裡。兩人談得坦率而切,不知不覺間到午飯時了,毛主席留他共午餐。能和領袖在一起談話和吃飯,他到幸運。但畢竟有些拘束。主席見狀,把在他一邊的緩緩推到嚴文井的面,直說:不要張,吃,吃。這是嚴文井在延安艱苦歲月中難忘的一幕。所以儘管時光已逝去半個世紀,回憶難忘的往事,仍然令文井老人興奮、继董。那一年,參加過延安“講話”的老同志已屈指可數,據說只有八,九個人了。如今,嚴文井的離去和幾年去世的何其芳、陳荒煤、王朝聞,這些當年曾在延安“魯藝”任的青年師,也就所剩無幾了。多麼令人哀、悲傷!

為了表達我吼吼地悼念之情,嚴文井先生辭世,我去先生府上的靈堂,恭敬地向先生的遺像三鞠躬,請先生安息。我見先生遺像旁一對輓聯上寫著:風風雨雨穩站船頭,坎坎坷坷走到彼岸。先生一生,正是風風雨雨、坎坎坷坷的一生,更是燦爛輝煌的一生。先生的逝世留給我們的是無盡的思念。

/* 58 */

(20 / 34)
2005中國散文排行榜:散文欣賞

2005中國散文排行榜:散文欣賞

作者:
型別:文學小說
完結:
時間:2018-08-13 01:03

相關內容
大家正在讀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當前日期:
Copyright © 201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臺灣版)

聯絡管理員:mail